地球環境研究所在氫過氧化物大氣光化學反應機制方面取得進展
近期,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黃宇團隊以三種氫過氧化物(HOCH2OOH,HOCH(CH3)OOH和HOC(CH3)2OOH)為研究對象,采用量子化學計算方法詳細的研究了它們與OH自由基光化學氧化的反應機理與動力學性質。研究結果顯示,(1)OH自由基與氫過氧化物反應的優勢路徑是抽取-OOH官能團上的氫,且抽氫反應能壘隨著甲基取代基數目的增加而增加。(2)抽氫產物RO2自由基的自反應首先通過氧氧耦合形成四氧中間體,隨后其通過非對稱的兩步O-O鍵斷裂形成醛、醇、酮等化合物(圖1)。(3)RO2自由基與HO2自由基反應能壘與甲基取代基數目無關(圖2)。(4)RO2自由基與NO反應的優勢路徑是形成甲酸和乙酸(圖3)。
本研究深化了氫過氧化物光化學反應對SOA生成機理的傳統認識,對提高模式預測的精確度、準確評估人為源排放對SOA生成的貢獻具有重要意義,也可為我國大氣治理關鍵區域的夏季O3污染和冬季霧霾污染控制提供理論依據。
該成果近期發表于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》期刊上。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陳龍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,黃宇研究員為通訊作者。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42175134, 41805107)、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(ZDRW-ZS-2017-6)、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(XDA23010300 and XDA23010000) 和中科院“西部之光”(XAB2019B01)等經費資助
文章鏈接:
https://acp.copernicus.org/articles/22/3693/2022/
圖1. 在M06-2X/ma-TZVP//M06-2X/6-311+G(2df,2p)水平上HOCH2OO自由基自反應勢能剖面圖
圖2. 在M06-2X/ma-TZVP//M06-2X/6-311+G(2df,2p)水平上不同RO2自由基與HO2自由基反應勢能剖面圖
圖3. 在M06-2X/ma-TZVP//M06-2X/6-311+G(2df,2p)水平上HOCH2OO自由基與NO反應勢能剖面圖
附件下載: